>>   政策法规

 

中国地勘行业网

电话:010-63395342

         13693201455

         17326925574 

网址:www.zgdztk.com

邮箱:zgdkhyw@163.com

微信公众号:zgdkhyw



  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策法规
北京市地勘行业改革发展情况如何?报告来了!
发布时间:2020/11/26 

       为进一步跟踪和了解北京市地勘行业改革发展情况,2019年3月7日,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所赴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原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开展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调研组成员:方敏、王志刚、汪恩满、黄贤营、王春芳

    一、改革发展基本情况

     (一)改革进展情况
       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以下简称“北京地勘院”)是北京市唯一一家国有地勘单位。目前,北京地勘院已完成了事业单位分类,根据《北京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同意调整市地勘局内设机构和所属部分事业单位的函》(京编办事〔2015〕47号)规定,机关、信息中心、水文队、地研所、地调院等5家单位划入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地热院、地研院、勘察院、勘技院、服务中心等5家单位划入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另有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为院下属的综合性地勘企业。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自然资源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在此背景下,北京市人民政府设立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负责本市城乡规划管理和自然资源管理。2018年12月17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调整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隶属关系和机构规格的通知》(京编办发〔2018〕30号),将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调整为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管理的事业单位,机构规格调整为副局级。2019年2月28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调整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机构编制事项的通知》(京编办发〔2019〕10号),将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更名为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
     (二)经济发展情况
       根据《2018年度全国地质勘查行业情况通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北京地勘院在职职工总数1328人。其中,地质勘查人员864人,工程勘察与施工人员150人,其他人员314人。在地质勘查人员中,技术人员701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占比37%,中级技术人员占比47%。

       2018年北京地勘院共实现总收入7.6亿元,较上年减少12%。其中,地质勘查业收入4.74亿元,工程勘察与施工收入2.12亿元,其他收入0.74亿元。在地质勘查业收入中,地方财政地质勘探费2.9亿元,中央财政地质专项拨款0.01亿元,地方财政地质专项拨款0.86亿元,地质勘查劳务收入0.97亿元。2018年北京地勘院劳动者报酬总额2.24亿元,人均劳动者报酬16.88万元/年,较上年增长13%。

  二、改革成效和做法

       近年来,北京地勘院根据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抓住主流、切入主流、成为主流”为工作原则,以创建“一流主业、一流实业、一流人才、一流装备”为工作目标,认真梳理地质工作需求,开展了系列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公众中亮点纷呈。
     (一)发挥地质工作技术优势,为政府决策提供地学支撑
      1.系统开展了北京市重大地质问题战略研究
       围绕浅层地温能、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地下水分析、矿山地质环境、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城市地质工作的各个方面开展了重大地质问题战略研究,出版了《北京市浅层地温能资源调查与开发战略研究》《地面沉降对北京城市安全影响战略研究》等多部著作。通过系统开展北京市重大地质问题战略研究,找准了影响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安全运行的重大地质问题,为谋划未来城市地质工作布局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2.将地质工作全面切入全市规划各个领域
       围绕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将地质工作全面切入全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和领域。支撑北京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编制完成了《北京市总体规划修编地质支撑体系研究报告》和19张北京市城市地质系列图件,提交市规划委参考使用。在北京市总体规划中编制完成了其中七个专题的研究任务,即《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乡市容环境建设规划》《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规划》《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应急体系发展规划》《北京中心城中心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2004—2020年)》等,分别提交市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局、城市管理委、农业农村局、水务局、应急管理局、住房城乡建设委等部门参考使用。
       3.全面支撑北京市重大战略任务推进落实
       (1)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北京地勘院发布了《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实施方案(2016—2020年)》,建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工作协调机制,组织三省(市)地质部门尽快部署开展跨区域重大地质问题的调查和评价工作,前置性地为一体化规划建设及功能定位、空间布局提供地质安全支撑。
       (2)支撑北京市三大攻坚战顺利推进。北京市出台《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京政发〔2015〕66号),明确北京地勘院参与完成严控地下水超采、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防治地下水污染、完善法规标准、提高水环境监测能力等五项重点任务;出台《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京政发〔2016〕63号),明确北京地勘院参与完成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详查、建立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土壤环境监测能力等三项重点任务。
      (3)支撑北京市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实施。北京市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意见》,明确北京地勘院参与完成重点新建区域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建设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加强市级行政办公区建设以及定期制定发布绿色建筑适用技术等三项任务。
      (二)围绕城市建设重大需求,为首都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1.以保障首都地质安全为目标,打造“两项工程,一个平台”
北京地勘院确立了以城市地质工作为核心,以确保城市地质安全为目标,全面支撑首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提出建设“两项工程,一个平台”的战略措施,即战略性资源安全保障工程、地质环境安全保障工程和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其中,监测预警平台设计由“地面沉降监测预警系统、地下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地热与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影响监测预警系统、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土壤地质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平原区活动断裂监测预警系统、重大线性工程地质安全监测预警系统、重大建构筑物及地下空间地质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八个监测预警系统和一个地质安全保障信息服务平台构成。目前“地面沉降、地下水环境、突发性地质灾害、浅层地温能和土壤地质环境”等五个监测系统已经陆续建成投入运行。
       2.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需求,开展重大地质问题调查与评价
       承担完成了《通州建设新区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报告(5km2)》《城市副中心地区重大地质问题调查与评价(155km2)》《通州某建设新区污染场地修复治理详细调查》《海绵城市地下水环境详细调查》;正在开展的有《通州区南部重大地质问题调查与评价(751km2)》、《通州区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区重大地质问题调查与评价》、北京城市副中心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其中,北京城市副中心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平台将建设成为平面分区、纵向分层的监测网络,对浅层地表至深层基岩的各项地质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办《关于对2019年北京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行动计划相关项目征求意见的函》中明确北京地勘院作为主责单位负责该预警平台建设项目,在2019年计划投资6000万元,2019年底完成工程进度目标40%。
       3.发挥地质工作基础性作用,全面融入城市重大工程建设
       北京新机场是北京“十三五”时期的重点工程,2017年10月,北京地勘院提出的《关于新机场浅层地温能系统开发利用方案》被采纳并承担其中的1660眼室外地埋管换热孔施工,2019年计划参与机房建设投标工作。另外,北京地勘院在完成区域基础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灾评估、地热资源利用等多领域支撑冬奥会延庆赛区规划建设。开展了冬奥村、山地媒体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勘察;延庆场馆水源保障勘查与评价;延庆新城及冬奥会场区周边地热与浅层地温能资源勘查评价等工作。
     (三)延伸地质工作服务范围,为社会公众提供地学信息
       1.推进北京市网络地质公共服务平台及手机客户端建设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有的地质资料共享和服务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北京地勘院紧跟时代步伐,紧抓公众需求,运用“互联网+地质”理念,组织建设北京市e地质公共服务平台和e地质手机端应用平台。该平台将北京市部分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突发地灾、地热温泉(冷泉)、岩石矿物标本、经典旅游路线等各类信息整合集成并及时发布,方便广大社会公众共享各类地质成果。
       2.开展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应急避险场地调查
       突发性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北京地勘院目前野外调查总面积共9697平方千米,调查发现地质灾害隐患4614个,涉及险村险户的地质灾害隐患1833处,并对应急避险路线、避险场地安全性、应急避险场地的容纳情况等现状开展调查,选出729处适宜和365处较适宜的避险场地,但仍存在16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无可用避险路线及避险场地。编制了汛期避险方案并对未选出可用避险场地的隐患点提出了转移搬迁避险措施。

    三、问题与诉求

     (一)公益类事业单位财政经费仍未得到保障
       当前北京地勘院已经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工作,但分类后相关的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如,北京地勘院所属的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名义上是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实际上仍有近20%的缺口,需要从市场经营活动中弥补。按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相关政策,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能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北京地勘院所属的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属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但财政拨款仅在45%左右,财政保障程度低,经费不足部分也需要通过承担市场项目进行弥补。这些矛盾和冲突严重制约公益类事业单位充分发挥其公益性职能,严重影响地勘单位的生存和发展。
     (二)事业单位所办企业清理问题没有统一规范
       当前北京市将推进事业单位所办企业清理规范工作,要求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全部脱钩,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所办企业与其主业相关的企业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后予以保留,所办企业与其主业无关的企业要全部脱钩。
      按照北京市工作要求,北京地勘院需要清理的企业约有30多家,目前已经将与地勘主业无关的宾馆、招待所、加油站等企业关闭,但像地调院下属的勘查公司之类,长期从事勘查项目,地勘工作终身负责制的特殊性使其难以关闭,但如何实现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脱钩,脱钩后如何安置企业人员等尚未有统一政策规范。
     (三)事企不分的混合管理机制难以持续运行
       当前北京地勘院事企不分的情况依然严峻。北京地勘院所属的北京市地热研究院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履行北京市公益地热勘查事业职能,下设北京市华清地热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由于各种原因地热院仍然采取“一套人马、两个牌子”的发展模式,地热院的主要领导兼任华清集团负责人,财务和人事依旧混合管理。这种混合运行管理的方式已不符合当前“事企分离”的政策。需要加快改革力度,探索出适合新时期地质工作的发展路径。

   四、认识与建议

      (一)顺应形势主动作为,谋划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路径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时代,推动地勘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对地勘工作的新要求,也是新时代对地勘行业的新任务。目前北京地勘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转型大调整,经费保障问题、企业清理问题、人员安置问题等层出不穷,但发展是第一要义,顺应形势主动作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建议要积极顺应新形势、吃透政策,促进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夯实公益服务职能,争取地质工作财政保障
       事业单位是公益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公益类事业单位以提供公益服务为己任。而政府认可的公益性职能定位和稳定的部门预算投入是公益类事业单位提供高效公益性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北京地勘院目前仍然以项目来支撑其公益性服务的模式,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公益类事业单位的稳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贯彻执行。建议积极争取将已有的常规性城市地质工作纳入财政预算中来,真正实现公益性事业单位职能有定位、服务有支撑、经费有保障。
     (三)总结城市地质工作经验,为地勘行业提供学习借鉴
       北京市与其他省份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资源禀赋匮乏但城市发展规模大、需求多、层次高。北京地勘院开展城市地质工作起步早、思路新,与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紧密融合,在城市地质公益性服务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为地勘单位拓宽服务领域实现转型升级提供了实际范例,在全国具有很强的先发性和示范效应。建议进一步总结提炼北京地勘院城市地质工作的实践做法,向全国地勘行业推介参考。

 

来源于:矿业界

 

网站介绍    |    商务合作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新闻投稿    |    后台管理


一部:北京市昌平区天通中苑二区40号楼19层

二部:北京东燕郊开发区富地广场D座8号楼十七层

电话:010-63395342  13693201455  17326925574

网址:www.zgdztk.com    邮箱:zgdkhyw@163.com

微信公众号:zgdkhyw

Copyright ©2019 北京晟浩中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www.zgdztk.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ICP号:京ICP备19012516号-1